《歲月慈悲》——此岸與彼岸
在佛語中,給予眾生曰“慈”,拔除眾生苦難曰“悲”,而對一個人來說,若能站在終點回顧,具此般偉力的無疑便是時間。
書中作者均為生于20世紀(jì)50年代前的一批臺灣優(yōu)秀作家,他們因戰(zhàn)亂而被迫離鄉(xiāng),在異鄉(xiāng)尋找撫慰心靈的方式。人生漫漫,生命中的苦難與悲痛,都被歲月寬釋,數(shù)十年的鄉(xiāng)愁凝結(jié)成筆下的文字,讓他們在內(nèi)心中生長出真正的同情與原諒。
白先勇——赤子之心
名將白崇禧之子,美國艾奧瓦大學(xué)“作家工作室”文學(xué)創(chuàng)作碩士。2004年之后大力投入昆曲經(jīng)典《牡丹亭》的制作演出,青春版《牡丹亭》目前已演出超200場,在華人世界造成極大轟動,成為了昆曲復(fù)興的契機。
齊邦媛——臺灣文學(xué)的守護天使
2008年,80歲的她歷時四年寫成了回憶錄《巨流河》,一條巨流河流盡了歲月的滄桑,這是她對故土深沉的思念。她畢生從事教育事業(yè),負責(zé)翻譯出版,推廣出版等工作,真正的桃李滿天下。
席慕蓉——一代人的生命回憶
一首《一棵會開花的樹》被改編成《求佛》,從此她的名字響徹海峽兩岸。20世紀(jì)90年代,在無數(shù)的筆記本上,都曾抄寫過她的詩歌,蔣勛稱其文章“帶給讀者安慰、夢想、幸福的期待”。她寫愛情、寫鄉(xiāng)愁、寫時光、寫生命中的摯愛真情,她的作品影響了一代人的成長。
第一章 抉擇——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我以為我爭奪到手的也就是我拱手讓出的,我以為我從此得到的其實就是我從此失去的。
生命的滋味?文/席慕蓉?
步下紅毯之后?文/張曉風(fēng)?
一間房的家?文/林良?
一生中的一天?文/齊邦媛?
當(dāng)我老了的時候?文/蘇雪林?
昨日以前的星光?文/楊牧?
欺弄?文/孟東籬
第二章 故鄉(xiāng)——時光會流出一條寬廣的河
這殘缺的小石山,散落的童年記憶,順著遠方一排排的防風(fēng)林向穹蒼伸展。沒有風(fēng),也沒有一片云,天地默默。
風(fēng)里的哈達?文/席慕蓉?
故鄉(xiāng)?文/齊邦媛?
愁鄉(xiāng)石?文/張曉風(fēng)
桂花雨?文/琦君?
離鄉(xiāng)?文/林良?
火鷓鴣鳥?文/司馬中原
聽聽那冷雨?文/余光中
第三章 剎那——所有的相逢都是一生一次
人海茫茫,許多人和事都像過眼云煙似的消逝了,但是有些甜蜜而微不足道的往事,卻能這樣子教人懷念
母親?文/張秀亞
在龍眼樹上哭泣的小孩 文/黃春明
記憶中的一爿書店?文/林文月
那時?文/愛亞
友情?文/林海音
傷逝?文/臺靜農(nóng)
記憶?文/楊牧
第四章 勇氣——過樸素的生活,懷遙遠的夢想
也許,當(dāng)一個人毫不畏懼孤獨的時候,他才充分具備了愛的能力
聾?文/梁實秋
下棋?文/梁實秋
種花記?文/張秀亞
謝天?文/陳之藩
孤獨與愛?文/曹又方
人間夕照?文/曹又方
一片丹心歸于誰??文/曹又方
第五章 聆聽——花開如火,也如寂寞
而實際上對一棵樹的好,靜靜領(lǐng)會,卻可能是人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事之一
一朵午荷?文/洛夫
風(fēng)林的清明?文/孟東籬
我與書藝?文/臺靜農(nóng)
擲缽庵消夏記?文/蘇雪林
神的杰作與人的杰作?文/孟東籬
翡冷翠在下雨?文/林文月
走進春天的懷里?文/司馬中原
樹猶如此——紀(jì)念亡友王國祥君?文/白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