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印刷技術(shù)空前發(fā)達,其印制法帖逼真之程度,遠過古人雙鉤填墨及匯刻。而且,基于原碑帖的放大與縮小,更可全方位地展現(xiàn)書作的精神風采。這是極方便于書法學習的。鑒于此,本社選編了這套書法經(jīng)典放大叢帖。所選法帖多是原文字較小者,因而“放大”也就具有了價值。這些碑帖都是佳作杰構(gòu),趙孟頫在《蘭亭十三跋》中說:“昔人得古刻數(shù)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北咎讌蔡謹?shù)遠非“古刻數(shù)行”可比。放大本不僅追求原色,而且盡量做到保持原帖的點畫、字形、行氣、章法之“真貌”,使原作由于字“小”而不易見的韻致得以充分展現(xiàn)。如此既利于了學習,也增強了欣賞的多元性。
《張黑女墓志》,全稱《魏故南陽張玄墓志》,因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燁名諱,一般皆稱《張黑女墓志》,今沿用此稱??逃诒蔽浩仗┰辏ㄎ迦唬┦拢龝?,二十行,行二十字。原石久佚。清道光年間何紹基得剪裱舊拓孤本。此志書刻俱佳。書法峻宕樸茂、雄健秀逸,堪稱北魏墓志之佼者,備受后世書家鐘愛。何紹基評曰:“化篆分入楷,遂爾無種不妙,無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鼻灏莱及显唬骸按颂E利如《雋修羅》,圓折如《朱君山》、疏朗如《張猛龍》、靜密如《敬顯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