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斷舍離”創(chuàng)始人、蜚聲亞洲的“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全新力作。
★ 讓“斷舍離”從概念成為生活方式,讓“舍棄”成為習(xí)慣。
★ 減法生活四步驟——整理、舍棄、精簡、享受,扔掉不必要的物品,清除情感垃圾,讓身心恢復(fù)寧靜,享受愉悅?cè)松?/p>
壓抑閉塞?焦躁不安?困頓乏味?
如今的我們,生活在一個過剩的時代,過剩的物品、過剩的信息、過剩的人際關(guān)系,這一切讓身心不堪重負(fù)。
其實你需要的,是一個輕松舒適、能夠暢快呼吸的居住空間,從食物到思想,從居家到旅行,極簡生活專家山下英子,用極富禪意的理念告訴你,如何回歸內(nèi)心并開始減法生活。扔掉不必要的物品,清除情感垃圾,放松身心。讓居住空間也可以進行良好的新陳代謝,讓壓力和煩惱消散遠去,讓身心回歸純樸,讓生活還原本質(zhì)。
山下英子
出生于東京,畢業(yè)于日本早稻田大學(xué)文學(xué)部。大學(xué)期間開始學(xué)習(xí)瑜伽,并通過瑜伽參透了修行哲學(xué)“斷行、舍行、離行”,隨后便致力于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chǔ)的,任何人都可以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shù)“斷舍離”。從2000年起,開始以雜物管理咨詢師的身份在日本各地舉行“斷舍離”講座,引起日本NHK、TBS、東京電視臺、《每日新聞》《日本經(jīng)濟新聞》等各大媒體競相采訪,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全民斷舍離”的熱潮,參加講座的人也日益增多。
除本書外,作者還著有《斷舍離》《歡迎來到斷舍離的世界》《斷舍離減肥法》《俯瞰力》等多部暢銷作品。
自問:“何謂舍棄”
當(dāng)你手捧此書之時,我有個請求:接下來的這些問題,請你問一下自己。
因為,所有這些問題都是我執(zhí)筆此書之時反復(fù)詢問自己的問題。并且我相信,思考這些問題將會為你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
日復(fù)一日重復(fù)生活與生存的我們。
或者應(yīng)該說為了生存而日復(fù)一日重復(fù)生活著的我們。
究竟是為了經(jīng)營生活而生存,還是為了生存而經(jīng)營著生活?
究竟是因為有了日常生活才有人生,還是因為人生的存在而出現(xiàn)了日常生活?
“我究竟是更意識到哪一方從而經(jīng)營著自己的日常生活?我究竟是更意識到哪一方從而進行著我的人生之旅呢?”
我這樣問自己。
在我得到自己的答案之前,我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
“人,只要處于日常生活之中便從不曾想去探討、質(zhì)詢?nèi)松?。人,若要探討質(zhì)詢?nèi)松?,其日常生活轉(zhuǎn)瞬之間便失去了色彩?!?/p>
怎么樣?
因此,我們總是回避日常與人生這一問題。
因此,我們總是守著這一答案遠遠地觀望。
但是,我們卻知道:
日常與人生根本不可能分離。
是的,日常與人生密不可分。
倘若如此,我們就嘗試著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人生吧。
我問自己的第二個問題是:
“若要讓日常過得悠然舒適,應(yīng)該做些什么?”
是啊,日常過得悠然舒適,人生也會變得舒暢快樂。
舒服的日子,舒暢的生活,舒適的日常。
這會讓人生充滿快樂。
倘若如此,那么日常舒適之源究竟在何處呢?
然后,自問的第三個問題就是:
“悠然舒適的生活從何獲?。俊?/p>
生活中,因為有什么或者沒有什么而變得心情舒暢?因為得到或者失去什么而變得心情沉悶?zāi)兀?/p>
因為“擁有”而獲得或失去的某種心情。
因為“失去”而獲得或失去的某種心情。
有和無,好與壞,互相交織。
如果擁有兩種視角,從兩個相反的位置與方向?qū)で?,自然而然地就能找到答案?/p>
一味追求“擁有”的我們,會意識到:
也有因為“失去”而帶來的悠然舒適生活。
所以,嘗試著去舍棄吧。
舍棄那些妨礙我們舒適生活的物品。
舍棄那些把我們的人生越弄越復(fù)雜的事情。
如此一來,人生便處于悠然舒適的簡單生活之中。
“舍棄”,就是逐漸意識到:因為“沒有”和“失去”而獲得的好心情要遠遠大于因為“擁有”和“得到”而帶來的好心情。
山下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