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和自由》
你以為你愛孩子,你想象你可以愛孩子,你認為這就是愛孩子,和你真的愛孩子是有差別的。也許,你需要停下來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懼,你的焦慮,你的習性來愛的。這可能就意味著你更愛你的想法,更愛你的恐懼,更愛你的焦慮,更愛你的習性。
愛就是愛,恐懼就是恐懼,焦慮就是焦慮,認為就是認為,一切如是。我們要學會從一切如是中將愛剝離出來,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愛的禮物。
我們一生能夠給予孩子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愛!
《捕捉兒童敏感期》
有多少父母知道,你的孩子,為什么愛吃手?為什么總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他為什么不斷扔掉手里的東西,你撿起來遞給他,他會再扔掉?他為什么總愛玩水,經常渾身上下都濕透了?為什么總是把桶呀瓢押往頭上套?為什么總是往桌子下衣柜里鉆?
你忽略了,因而忘記幫助了,或者制止了他的活動,你卻不知道破壞了他的什么?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huán)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并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后,兒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
一把了解兒童心智成長的金鑰匙!
《完整的成長》
這是《完整的成長》一書第三次再版。書中修訂了一些錯誤,加了一些注釋,旨在更好地為你們——親愛的讀者服務。
書中告訴我們:人的成長從身體開始,經歷情緒、感覺上升到心理、認知,然后由精神升華——這是人內在的不同存在層面。這些奇妙的內在部分將協(xié)助兒童自己創(chuàng)造出一個獨特的自我。而我們成人已經失去了或未曾珍惜創(chuàng)造完整自我的機會,我們眼生羨慕地看著兒童的成長,并由此反思自己。他們的成長令我們嘖嘖稱奇,也從中重獲完整成長的機會。
究竟兒童哪些行為是在進行自我創(chuàng)造,成就他自己,書中都有詳盡的表述。
給自己一個機會,讓我們一起成長為完整的人。
孫瑞雪 中國著名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
“愛和自由、規(guī)則與平等”教育精神創(chuàng)始人;
“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長”教育思想創(chuàng)始人;
“兒童敏感期”理論創(chuàng)始人;
專著《愛和自由》《捕捉兒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長》開創(chuàng)了中國幼兒教育界的新紀元;
多次做客中央電視臺《人物新周刊》《心理訪談》《半邊天》等欄目,講述“愛和自由”的教育;
2009年,被評選為“中國教育杰出人物”;
2006年、2007年,中央電視臺走進孫瑞雪教育機構幼兒園,連續(xù)拍攝16集《敏感期》專題片。
在孫瑞雪老師的帶領下,“愛和自由”教育團體深深根植于中國本土文化,以蒙特梭利、盧梭、皮亞杰等經典教育學、現(xiàn)代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在19年高度專注的教育實踐和科學研究中,創(chuàng)造、建構、發(fā)展和完善了“愛和自由、規(guī)則與平等”的思想理論系統(tǒng)、教育教學系統(tǒng),“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長”的教育思想系統(tǒng),敏感期理論系統(tǒng),以及“愛和自由”學校教育體制和教學管理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