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小孩的腦袋里,都裝著十萬個為什么。他們可以不停地向身邊的人,發(fā)出各種疑問。
“花是怎么開出來的?”
“房子是怎么建筑的?”
“車為什么會開動?”
……
有些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查閱資料,給孩子一個相對滿意的答案。
但是,不可忽略的一點,我們的孩子們還都是天生的哲學(xué)家,他們腦袋里冒出的哲學(xué)問題,可不是每個家長都能輕易回答得上的。
書中的小男孩威廉,就向身邊的人提出了疑問“我是誰?”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相信很多人,也暗自思考過。但是如何回答呢?尤其是一個小孩向自己征求答案時。
作者巧妙地借助威廉的媽媽、爸爸、爺爺、太爺爺、太奶奶……以及偶遇的女孩等人的不同身份,向威廉提供了不同的答案,引發(fā)威廉進(jìn)行深入思考與探究。
小男孩威廉,有時候喜歡一個人躲起來。這樣,他就可以不受任何人打擾,靜靜地思考自己喜歡的問題。
“我是誰?”他抬頭看著天空飄過的云朵,又在細(xì)細(xì)地思考著這個問題。他也拿著這個問題,去問了身邊的很多人,可是每個人給的答案都不一樣。媽媽說,你是我一個成真的美夢;爸爸說,你就是你;外公說,你是我的好朋友……可是所有的答案,威廉都不太滿意。
當(dāng)奶奶爬上他躲起來思考的小木屋時,他再次問奶奶。
……
奶奶是如何回答的呢?
奶奶的答案,會讓威廉滿意嗎?
康坦斯·厄爾斯巴克·尼爾森,1954年出生,她擁有作家、記者和教師三重身份。她經(jīng)常用哲學(xué)的方法寫作,以能夠用兒童角度來看問題而著稱。
阿金·度匝亭,生于1961年5月,挪威有名的圖畫書和兒童書作家。從1987年開始在挪威主修插畫和設(shè)計工藝學(xué),他擁有出色的視覺表達(dá)能力以及一流的繪畫技術(shù)。他的《孿生兄弟》得到了“1995年布萊格獎”等挪威語言文學(xué)類的獎項。他還獲得過 “1998年烏尼金沙圖畫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