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林格倫齊名的瑞典大師級童書女作家——艾莎·貝斯蔻
百年作品《派樂的新衣》簡體中文版首次授權(quán)出版
一同感受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緊密相連的真摯情感
在這紛擾的世界中感悟如同清泉般的溫暖故事
繼“愛的小星球”系列后又一部海外華德福家庭枕邊繪本
首版特別推出“100年紀念版”原汁原味再現(xiàn)經(jīng)典
內(nèi)附貝斯蔻嫡孫戴格先生致中國讀者的一封信
瑞典駐華文化參贊伊愛娃女士寄語推薦
隨書附贈貝斯蔻作品感恩卡,讓溫暖繼續(xù)傳遞……
如果你鐘情于北歐純凈的自然風(fēng)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那么,你千萬不能錯過艾莎·貝斯蔻的作品。貝斯蔻是瑞典家喻戶曉的大師級繪本女作家,被譽為斯堪地納維亞的畢翠克絲·波特(《彼得兔》作者)。她的作品經(jīng)歷百年歷史,依舊被一代代人傳播與收藏著,一直作為瑞典兒童繪本的標桿之一,不單被收錄進瑞典的小學(xué)教材,還被許多國家引進出版?!杜蓸返男乱隆氛撬H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派樂的新衣》創(chuàng)作與1912年,講述了小男孩兒派樂養(yǎng)了一只小綿羊,他和小綿羊都在長大,小綿羊的毛越長越長,派樂的衣服卻越穿越短。于是,派樂剪下小綿羊的毛,打算做一身新衣服。他幫奶奶種地、幫姥姥放?!脛趧踊Q的方式,去換取別的的幫助……最后,他靠著自己的力量終于做成了一身新衣服。
當(dāng)今社會中的孩子們,大都習(xí)慣于衣食無憂的生活,常常忘了要珍惜生活的點點滴滴。這個時代總是在鼓勵大量消費、快餐式文化、快速汰舊換新,生活中的事物往往被簡化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消費品,卻忽略了“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忽略了事物背后蘊藏的勞動價值。而《派樂的新衣》,這個跨越了百年的故事,用一幅幅清新圖畫、一句句質(zhì)樸的文字向展示出一身新衣服自然傳統(tǒng)的制作過程,也讓我們深深體會到隱藏在衣服背后的珍貴價值。與其說這是一個故事,不如說這是一種特別的體驗,感受瑞典鄉(xiāng)村孩子純真天然的成長方式。
很多人都說現(xiàn)如今的孩子都是用六個錢包養(yǎng)大的,眾多長輩都是以物質(zhì)化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而故事中這個小鄉(xiāng)村里的成人們,對孩子表達愛的方式卻截然不同,他們的愛表現(xiàn)在給孩子更多成長的空間、更多生活體驗、更多探索的自由。我們的主人公派樂,不過是6,7歲的孩童,卻已經(jīng)懂得如何除草、放牛、拾柴、喂豬、照看妹妹……這些以成人的眼光來看也許不是什么復(fù)雜的勞動,但派樂所展現(xiàn)出的對勞動的自覺與熱情,卻正是當(dāng)下孩子所缺乏的。當(dāng)派樂最終做成新衣,紅撲撲的小臉上展現(xiàn)出的滿足笑容,如同溫暖的陽光直接照進心里。更難得的是他穿著新衣對小羊道謝,更讓我們感受到孩子源于內(nèi)心真誠感恩的品格。讓我們這些處在紛擾城市中的人們,重拾那些永不褪色的美好。
請趕快翻開這本書吧——讓我們帶著孩子,隨故事走進自然的懷抱,感受人與人、人與自然緊密相連的真摯情感。隨派樂一起,自己動手做一身漂亮的新衣,感恩自然萬物的饋贈,感恩人間互助的溫暖,感恩勞動創(chuàng)造的喜悅。
從前,有一個男孩兒叫派樂,他有一只心愛的小綿羊。小綿羊在長大,派樂也在長大。小綿羊的毛越長越長,可派樂的衣服卻越穿越短。于是,派樂剪下小綿羊的毛,打算做一身新衣服。但是他自己一個人能做得到嗎?他要怎么做呢?
貝斯蔻1874年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是瑞典最具影響力的童書作家之一,被譽為斯堪地納維亞的畢翠克絲?波特(《比得兔》的作者)。在她五十多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共出版了40部作品,其中很多作品如今已過百年歷史,卻依舊被一代代人傳播與收藏著,陪伴無數(shù)孩子度過美好的童年時光。為了紀念她,瑞典圖書館協(xié)會在1958年設(shè)立了以她命名的艾莎?貝斯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