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文徵明的書法作品
抄經可自我修行、陶冶心靈 、減壓靜心
歷代名家作品臨摹系列 兼具多種書體風格
抄經時凝神靜氣,專注一心,心靈得以安定。
字字璣珠的文字般若,持之以恒,智慧得以增長。
文徵明用筆遒勁,筆意縱逸,在溫潤中含有蒼勁。
今人抄經的意義:
一是減壓靜心,掃除內心的負面情緒,返璞歸真;
二是修習佛法,弘揚佛法,啟迪智慧,凈化心靈;
三是以文徵明抄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書法作品為底本,可以達到練字的目的。
抄經能夠修身養(yǎng)性,舒緩壓力,是現代人尋求平靜、凈化心靈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和途徑,在當下十分流行。
為系列叢書,精選多位名家的書法作品,讀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臨習、觀摩作品的原汁原味,習得書法的精髓之處。
制作優(yōu)良,裝幀精美,適合收藏。裝幀采用“經折裝”形式;內文選用宣紙印刷,適合書法練習;封面采用布面裝幀,典雅大氣。
抱持虔誠的清凈之心抄寫佛經,稱為“抄經”或“寫經”。本書以文徵明所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字帖為底本,經過處理做抄經描紅用。其用筆遒勁,筆意縱逸,在溫潤中含有蒼勁。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世稱“文衡山”,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與沈周共創(chuàng)“吳派”;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吳門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 、唐寅 、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