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生必備古詩詞(兒童注音美繪本)輕松快樂讀,這是一套專為3~6歲幼兒和小學(xué)低年級兒童打造的成長必讀書系。本書囊括了課程標(biāo)準(zhǔn)和教學(xué)大綱指定的篇目,每首詩詞后面都附有讀一讀、注解、譯文、賞析、小知識/小故事等板塊,對其進(jìn)行了全方位解讀和拓展,并配以詩意濃烈、意蘊豐富的插圖,以方便讀者直觀地學(xué)習(xí)和理解。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秀麗的山川孕育出詩的靈氣,樸實的人民培育出詩的魂魄。悠悠五千年文明史,漢語言文字表情達(dá)意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為詩歌的繁榮與發(fā)展、創(chuàng)作與欣賞提供了無比廣闊的發(fā)展天地。幾千年來詩歌姹紫嫣紅,輝煌燦爛,歷經(jīng)歲月的錘煉,依然散發(fā)著不朽的藝術(shù)魅力,成為不同歷史時期眾多家庭的讀物。
朱自清說:“學(xué)習(xí)文學(xué)而懶于記誦是不成的,特別是詩。一個高中文科的學(xué)生,與其囫圇吞棗或走馬觀花地讀十部詩集,不如仔仔細(xì)細(xì)地背誦三百首詩。”由此可見,背誦古詩詞的重要性。廣大少年兒童適當(dāng)?shù)乇痴b一些古詩詞精品,可以增長知識,啟迪智慧,豐富思想,陶冶情操,鼓舞斗志,促進(jìn)身心健康發(fā)展。為此,國家教育部新頒布的《全日制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biāo)準(zhǔn)》和《全日制義學(xué)教育語文教學(xué)大綱》均提出了背誦古詩詞的要求,并列出了具體篇目。為了加深少年兒童對必背古詩詞的理解和掌握,我們特地按照課程標(biāo)準(zhǔn)和教學(xué)大綱的共同要求,編撰本書,奉獻(xiàn)給廣大讀者。
目錄
長歌行 漢樂府/ 2
江 南 漢樂府/ 4
七步詩 曹 植/ 6
敕勒歌 北朝民歌/ 8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10
靜夜思 李 白/ 12
贈汪倫 李 白/ 14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 白/ 16
夜宿山寺 李 白/ 18
早發(fā)白帝城 李 白/ 20
江南逢李龜年 杜 甫/ 22
江畔獨步尋花 杜 甫/ 24
贈花卿 杜 甫/ 26
春夜喜雨 杜 甫/ 28
江南春 杜 牧/ 30
清 明 杜 牧/ 32
山 行 杜 牧/ 34
過華清宮 杜 牧/ 36
池 上 白居易/ 38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40
暮江吟 白居易/ 42
憶江南 白居易/ 44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維/ 46
鹿 柴 王 維/ 48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 維/ 50
相 思 王 維/ 52
烏衣巷 劉禹錫/ 54
秋風(fēng)引 劉禹錫/ 56
望洞庭 劉禹錫/ 58
春 曉 孟浩然/ 60
宿建德江 孟浩然/ 62
涼州詞 王之渙/ 64
登鸛雀樓 王之渙/ 66
夜雨寄北 李商隱/ 68
登樂游原 李商隱/ 70
游子吟 孟 郊/ 72
登科后 孟 郊/ 74
從軍行 王昌齡/ 76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78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80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82
江 雪 柳宗元/ 84
尋隱者不遇 賈 島/ 86
劍 客 賈 島/ 88
詠 柳 賀知章/ 90
回鄉(xiāng)偶書 賀知章/ 92
別董大 高 適/ 94
題都城南莊 崔 護(hù)/ 96
楓橋夜泊 張 繼/ 98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100
涼州詞 王 翰/ 102
馬 詩 李 賀/ 104
憫 農(nóng)(其一) 李 紳/ 106
憫 農(nóng)(其二) 李 紳/ 108
塞下曲(其一) 盧 綸/ 110
塞下曲(其二 ) 盧 綸/ 112
蜂 羅 隱/ 114
風(fēng) 李 嶠/ 116
漁歌子 張志和/ 118
寒 食 韓 翃/ 120
商山早行 溫庭筠/ 122
城東早春 楊巨源/ 124
客中初夏 司馬光/ 126
元 日 王安石/ 128
梅 花 王安石/ 130
泊船瓜洲 王安石/ 132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 軾/ 134
題西林壁 蘇 軾/ 136
江上漁者 范仲淹/ 138
春日偶成 程 顥/ 140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142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144
小 池 楊萬里/ 146
示 兒 陸 游/ 148
游山西村 陸 游/ 150
春 日 朱 熹/ 152
鄉(xiāng)村四月 翁 卷/ 154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156
夏日絕句 李清照/ 158
題臨安邸 林 升/ 160
村 晚 雷 震/ 162
題邸間壁 鄭 會/ 164
絕 句 志 南/ 166
花 影 謝枋得/ 168
有 約 趙師秀/ 170
三衢道中 曾 幾/ 172
春暮游小園 王 淇/ 174
湖 上 徐元杰/ 176
春 暮 曹 豳/ 178
夏 日 戴復(fù)古/ 180
游園不值 葉紹翁/ 182
墨 梅 王 冕/ 184
石灰吟 于 謙/ 186
村 居 高 鼎/ 188
竹 石 鄭 燮/ 190
所 見 袁 枚/ 192
己亥雜詩 龔自珍/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