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藝術大師、程派藝術創(chuàng)始人程硯秋先生的藝術人生,四十余年京劇、昆曲演出年譜的系統(tǒng)梳理,演出生涯初始期、發(fā)展期和成熟期的完整收錄,程派藝術歷史研究資料的極大補充和完美呈現(xiàn)。
★二十余年資料、文獻編輯整理,一生演藝生涯的真實記錄;四百余幅精美劇照、戲單圖片,百年珍貴私藏的公開呈現(xiàn)。
★考據(jù)嚴謹,有較高的學術水準;資料豐富,有較高的文獻價值;角度獨特,具備學術創(chuàng)新精神。
《程硯秋演出劇目志》為2015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程硯秋演出劇目志》以編年紀事的方式,對京劇藝術大師、程派藝術創(chuàng)始人程硯秋先生從1917年至1958年的藝術人生逐年進行了梳理,從中總結出程派藝術(程派劇目)的興起背景、創(chuàng)作經(jīng)過、發(fā)展脈絡、藝術特色、藝術影響等,是了解程硯秋先生程派藝術的珍貴資料。
此次《程硯秋演出劇目志》由程硯秋先生的三子、程派京劇藝術研究專家程永江先生編著。先生耗時二十多年,搜集了大量資料、文獻和實物,以收集整理的程硯秋先生演出的原始材料如演劇表、劇照、戲單等為依據(jù),還包括了各歷史時期的報紙劇評、程硯秋先生的合作伙伴關于演出劇目的回憶文字以及戲曲研究家和著名票友對演出劇目的評價等,系統(tǒng)梳理了程硯秋先生的演出年譜,是他一生演藝生涯的真實記錄,是對京劇藝術尤其是程派藝術研究的一大補充,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程硯秋演出劇目志》為四色彩印插盒裝幀,收錄了四百多幅精美的經(jīng)典劇照和珍貴戲單,均為程家百年私藏資料,其中有些是世所罕見,極具鑒賞收藏價值。
程永江,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藝術創(chuàng)始人程硯秋之三子,畢業(yè)于蘇聯(lián)列寧格勒列賓美術學院,曾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中亞學會中國分會第一屆常務理事,著有《古埃及美術考古發(fā)現(xiàn)史略》等學術專著。同時,程永江也是著名的程派京劇藝術研究專家,著有《程硯秋戲劇文集》《程硯秋戲劇藝術三十講》《程硯秋史事長編》《我的父親程硯秋》等作品,其中,《我的父親程硯秋》被評為第三屆“三個一百”原創(chuàng)圖書出版工程。
楔 子\1
1917年(丁巳,十三歲)\5
1918年(戊午,十四歲)\9
1919年(己未,十五歲)\13
1920年(庚申,十六歲)\15
1921年(辛酉,十七歲)\19
1922年(壬戌,十八歲)\23
1923年(癸亥,十九歲)\35
1924年(甲子,二十歲)\65
1925年(乙丑,二十一歲)\93
1926年(丙寅,二十二歲)\121
1927年(丁卯,二十三歲)\147
1928年(戊辰,二十四歲)\175
1929年(己巳,二十五歲)\197
1930年(庚午,二十六歲)\207
1931年(辛未,二十七歲)\221
1932年(壬申,二十八歲)\235
1933年(癸酉,二十九歲)\239
1934年(甲戌,三十歲)\251
1935年(乙亥,三十一歲)\267
1936年(丙子,三十二歲)\289
1937年(丁丑,三十三歲)\303
1938年(戊寅,三十四歲)\315
1939年(己卯,三十五歲)\329
1940年(庚辰,三十六歲)\339
1941年(辛巳,三十七歲)\357
1942年(壬午,三十八歲)\371
1943年(癸未,三十九歲)\377
1944年(甲申,四十歲)\379
1945年(乙酉,四十一歲)\381
1946年(丙戌,四十二歲)\383
1947年(丁亥,四十三歲)\393
1948年(戊子,四十四歲)\403
1949年(乙丑,四十五歲)\405
1950年(庚寅,四十六歲)\411
1951年(辛卯,四十七歲)\415
1952年(壬辰,四十八歲)\421
1953年(癸巳,四十九歲)\425
1954年(甲午,五十歲)\435
1955年(乙未,五十一歲)\439
1956年(丙申,五十二歲)\441
1957年(丁酉,五十三歲)\443
1958年(戊戌,五十四歲)\445
附錄一(程硯秋一生演出過的京劇、昆曲劇目)\447
附錄二(程硯秋所灌唱片資料)\451
附錄三(程硯秋演出錄音資料)\455
主要參考文獻\459
后記\461
編后記\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