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的故事大多數(shù)都來自于民間,是作者社會低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反映和描寫。編者精選了其中較為簡短有趣、通俗易懂的篇目,配置以純手繪的彩圖,并加注了標準的漢語拼音。讀者閱讀起來會有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并能從中學會怎樣辨別是非好壞,怎樣變得聰明、智慧。
伊索(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60年),是公元前6世紀的古希臘的一個寓言家,生活在小亞細亞。弗里吉亞人。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其中的一部分(如《狼與小羊》《獅子與野驢》等)用豺狼、獅子等兇惡的動物比喻人間的權貴,揭露他們的專橫、殘暴,虐害弱小,反映了平民或奴隸的思想感情;《烏龜與兔》《牧人與野山羊》等,則總結了人們的生活經(jīng)驗,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對法國的拉封丹、德國的萊辛、俄國的克雷洛夫都產(chǎn)生了明顯的影響。
盧郁,主要從事新聞工作和文學翻譯,已出版《安德魯·卡內(nèi)基自傳》《伊索寓言》《意大利經(jīng)典童話》等多部譯著,并參撰《外國名詩鑒賞辭典》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