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庸·大學(xué)(精裝典藏本)》是中國古代官方指定教科書,集人生哲學(xué)和政治哲學(xué)于一身,為全世界最為盛行的國學(xué)啟蒙經(jīng)典。
《論語》為人處世的根本!
《大學(xué)》為人處世的總綱!
《中庸》為人處世的精髓!
圣賢語錄,四書精華!濟世修身,必讀典藏!
《論語》:言簡意賅、含蓄雋永、循循善誘、娓娓動人。
《中庸》: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大學(xué)》: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論語·中庸·大學(xué)(精裝典藏本)》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xué)》、《中庸》、《孟子》、《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并稱“四書五經(jīng)”。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大學(xué)》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三綱領(lǐng),還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因而具有由“內(nèi)圣”而“外王”的重要意義。
《中庸》強調(diào)“誠”,把“誠”視作思想體系的最高范疇,將對“誠”的追求作為“人道”的準則,同時提出了“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xué)習過程與認知方法。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亦即農(nóng)歷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亦即農(nóng)歷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zhèn))人,祖上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鬃蛹A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xué)者之一,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鬃雍腿寮宜枷雽χ袊统r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qū)有深遠的影響。
論語
學(xué)而篇第一
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長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鄉(xiāng)黨篇第十
先進篇第十一
顏淵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憲問篇第十四
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陽貨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張篇第十九
堯曰篇第二十
中庸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大學(xué)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